“在焦炭、鐵礦石高成本的重壓下,加上國內鋼鐵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,鋼鐵的利潤已經被一再降低,2010年鋼鐵協會有財務報表的會員生產鋼51533萬噸,實現利潤總額894.07億元,平均噸鋼實現利潤173.49元,銷售收入利潤率2.8%,”上述人士表示。他向記者坦言,其中除了寶鋼實現的利潤總額大約236億元,平均噸鋼利潤達到637.68元外,大多數企業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。
工信部日前公布的《2010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及2011年的展望》,再一次證實鋼鐵行業利潤縮水嚴重的現狀:從重點大中型企業利潤情況看,2007年以來銷售收入利潤率逐年下降,2007年至2009年分別為7.26%,3.23%,2.46%。2010年小幅回升至2.91%,仍遠低于全國工業企業6.2%的平均水平。據工信部預計,2011年在原燃料價格高位運行與鋼材價格持續波動的雙重作用下,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仍將低于工業領域的平均水平。
與鋼廠的慘淡經營產生強烈對比的是“兩拓”傳來的亮麗報表。《經濟參考報》了解到,繼第三大礦業巨頭力拓本月10日公布去年全年凈利增長2倍至143億美元后,16日澳大利亞最大礦企必和必拓也公布了201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的半年業績,綜合必和必拓之前發布的財務數據計算,必和必拓2010年全年凈利潤達到176億美元,較2009年全年利潤103億美元增長71%。
據相關媒體測算,必和必拓和兩拓2010年的凈利潤將達到319億美元。其中,鐵礦石帶來的收益不容小視。
“憑借著強大的資源優勢,兩拓在鐵礦石上的成本可能連20美元/噸都不到。如今,礦石價格已經接近200美元/噸,可以算一下,一噸礦石的利潤是多少,而我們國內的鋼材賣到4000多塊錢,利潤才不到150元,還可能虧損。上下游這么強烈的對比,是非常不正常的。”一位鋼廠負責人對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表示。
實際上,為了抵消成本上漲的壓力,不少鋼廠年后都開始上調鋼材價格。根據武鋼股份14日發布的調價文件,武鋼的主要品種上調幅度在200至400元/噸。其中線材200至330元/噸,熱軋200至400元/噸,冷軋100至300元/噸,鍍鋅200至350元/噸。市場預期,寶鋼將上漲300元/噸左右。
但是很多鋼廠人士對于后市的判斷有些迷茫。“按照經驗判斷,鋼材大幅上漲的空間不大,但是目前受成本推動,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比較小。”一位鋼廠內部人士說。記者采訪中了解到,不少鋼鐵業內人士都認為,目前礦石價格已經進入高位,后期大幅上漲不太可能,會呈現波動走勢。另一方面,隨著歐洲經濟趨緩和鐵礦石供應的增加,加上國內嚴格淘汰落后的產業政策,下半年鐵礦石價格可能會隨著市場需求下降而回落。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鐵礦石供應被三大礦山牢牢控制,壟斷地位也令其有操縱價格的籌碼,特別是目前季度定價的模式下,鐵礦石操縱和炒作的空間更大,即使鋼材價格下跌,礦山也會通過各種手段來推高礦價。”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
萬華管業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有20#無縫鋼管,45號結構無縫鋼管,40cr機加工用鋼管,27simn液壓無縫鋼管,Q345流體無縫鋼管等.最新20#無縫鋼管,45號結構無縫鋼管,40cr機加工用鋼管,27simn液壓無縫鋼管,Q345流體無縫鋼管,咨詢熱線:0635-299886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