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廠與鋼貿商如何應對 27simn液壓無縫鋼管公稱口徑
國際、國內經濟形勢嚴峻,在下游需求持續低迷,鋼鐵產能居高難下,且原料市場疲軟下跌,又期螺主力處于下行通道等種種利空作用下,2012年國內鋼鐵整體呈現延續下跌態勢。以螺紋鋼為例,自四月初開始下跌至今,跌幅已達1200元/噸左右。傳統“金九”隨著成本支撐減弱、資金壓力凸顯,開局即以下跌為主,當前鋼市幾乎陷入困境。
面對如此困境,鋼廠作為鋼鐵產業鏈上的上游環節,做出了如何應對?筆者總結如下:
1、政策靈活化
(1)加大直銷比例,發展終端客戶
市場鋼價跌多漲少,鋼廠價格調整滯后,不少貿易商從鋼廠訂貨即虧,因此自年初起便有貿易商在巨大壓力下,或減少拿貨量,或干脆放棄做代理,這種現象“逼”得鋼廠不得不加大直銷力度,自己發展終端客戶。據權威數據顯示,目前,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直供銷售比例僅為38%,而美國鋼企則為80%左右。雖說國內鋼廠直銷仍有較大空間,但也存在一些問題,鋼廠的定價政策使得部分下游終端用戶不愿與鋼廠合作,同時鋼廠渠道并不如貿易商那樣豐富。
(2)追補、調價、保價、限量等政策緊跟市場
鋼廠為吸引鋼貿企業多訂貨,采取了一些措施,比如或取消訂貨押金,或降低年度保證金,或縮短鋼貿企業返利周期、增設批量訂貨優惠、增加年底返利等優惠措施,改變了之前貨款一次性全額付清,貨則要半個月之后或更長時間才提貨的方式。只要鋼貿商貨款到位,可現付款,現拿貨。另一方面,鋼坯連續下跌,市場售價大幅走低,倒掛額度過高,貿易商從市場采購比從鋼廠更有優勢,鋼廠及時對出廠價格做出調整向市場銷售價格貼近;同時,市價一味下跌,鋼廠保價出臺最低價限制政策,或減少市場發貨量來給予一定支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