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“供應鏈”,有這樣一些特點:一是上下游產業鏈上的合作企業多方參與,依據一定的合作結盟的規則,為合作的其他方提供產品或服務;二是共同采用一種管理體系,利用網絡技術,開展多節點的數據交換互動;三是電子化的商務交易,上下游之間的企業,甚至是同類型的企業之間也能夠開展互補性的交易。
從現在情況來看,馬鋼與經銷商的交流便利性已經大大提高了,比如能夠在線申報訂貨計劃,查詢發貨以及結算等數據。但是這些信息的交流僅限于經銷商和鋼廠之間流動,經銷商之間還缺乏信息的互動交流,處于供應鏈體系之外的客戶更不知道這個體系內資源情況。
從經銷商經營角度來看,一家專業經銷某一種產品的經銷企業,時常會遇到客戶訂單中的品種自己并沒有訂貨,需要從別的渠道買入,用以滿足客戶訂單配貨需要。如果能在以馬鋼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中實時方便的解決,那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,也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成本。由于馬鋼產品在市場的品牌知曉度,以及客戶對馬鋼產品的認同,更能獲得客戶的滿意。因此,體系內存在著一種“內生性”的交易需求。
這種體系內以眾多經銷商、加工中心、物流企業、銀行等共同構筑起來的供應鏈體系,整體的資源將非常豐富,更能以集中起來的資源優勢、快速的供貨能力以及在線交易的便利性,贏得客戶的青睞。同時,也加快了經銷商物流企業的業務流量,更重要的是加快了馬鋼產品的市場銷售速度。
這種優勢是顯而易見的,但是如何實施這種體系的建立呢?本人以為:
一、 首先需要一個完善的開放的供應鏈管理系統。馬鋼所轄的駐外公司、加工中心和經銷企業應該將數據于此對接,不管是合同尚在鋼廠待發貨的狀態,還是已經達到經銷商企業倉庫后,都可以實時地在這個系統中予以反映。初期,可以在體系內部試運行,能夠滿足成員之間的交易。成熟后,可以向社會開放。
二、 應該以第三方專業化、市場化運作方式,建立專業的公司專業的團隊,運行這樣的體統。保證系統的維護,高效運行和市場推廣。
三、 取得與銀行的無縫對接,解決銀行體系的在線支付,解決結算的便利和可靠性。在此基礎上,使有條件的經銷商和供貨商取得銀行的融資支持,解決經營資金的不足。
四、 與專業的物流企業進行系統對接,將貨物運輸的訂單在線下達到相關的物流企業,并將所有運輸工具配載衛星定位系統,用戶可以實時監控貨物所行進的區位。
當然,還有一些功能可以延伸,就不一一表述。對于鋼廠來說,建立這樣的系統并不需要很多的投資,管理人員也是現成可選的,鋼廠向來是人才濟濟。
我相信經銷商應該是樂于參與。首先經銷商沒有什么損失,加入這樣的供應鏈系統既是“榜上有名”的榮耀,還能借用這樣的平臺,多一個銷售渠道,快速消化自己的庫存,甚至是遠期合同的在線轉讓。只不過需要一個系統的接口,與這樣的供應鏈系統進行對接,并且有價格實時修改和供應品種數量的自行選擇的權限,并不影響經銷企業的商業機密。物流企業呢,應該是更樂于參與這樣的合作,將使他們獲得穩定持續的業務量。
在日益高抬的成本壓力之下,任何鋼廠的競爭都必須是在于產品的創新,而不是數量的擴張。另外一項選擇,就是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服務水平,而打造供應鏈體系無疑是從服務的角度,資源整合的角度,提高鋼廠軟實力。這其中的空間和潛力將是巨大的和無限的。
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鋼鐵流通貿易行業中,確實已經不是一家鋼廠與另一家鋼廠的競爭,也不是一家鋼貿企業與另一家鋼貿企業的競爭,應該是一個同處一個體系之中的供應鏈與另一個供應鏈的競爭。而供應鏈的競爭首先需要有一個完善的、便捷的、高效的體系運行,才能完成。